盧天炎作品集 第 1 2 3 4 5 頁


2009年台北市立美術館「判離異象 - 後台北畫派」聯展

 


 


「法器」 122 x 455 cm 色粉,木材 1997 ( 右牆面上方 )

解說:宗教上使用的法器,常讓我有超能力的功能感覺。本件「法器」造形是從迴紋針來的,我把它兩頭拉開,隨手把玩時的靈感。

   斷接處的考量,其實是收存方便,但也是刻意安排的伏筆 - 自我顛覆、迂迴、曖昧,一直是我喜愛的語辭。

材料的本身也是從木工遺留下的長木板切割並雕鑿而成,色粉是「克來因藍」,我蠻喜愛它的神秘與內蘊感。

法器自在,隨心隨情,黃梁一夢,也就如此。

 


 


「盟書」 213 x 91 cm 水墨,壓克力彩,增厚劑,木板 1998 

解說:「載書」是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,在訂立盟誓中所記錄的言詞,也稱作「盟書」。

本件「盟書」仿製古文物「盟書」,而以刀型對立,並書寫海峽兩岸人口數為標記。二千六百年前虛偽的誓約,是否也映照了現今的協定?

我們這一代將可檢視。透過古文物 - 春秋戰國時「侯馬盟書」的模擬,來傳達邊緣人心中的慾望。

一股欲迎又送、想抓還放中無奈和不甘心的複雜情緒,最後釋放在「玩物」情結上;「價值逃脫」   與「仿造偉大」是本系列表達的內容重心。

 

 

 

 

「咒語」 183 x 213 cm 銅環,口紅,絲絨布,木板 1997

解說:民間信仰宮廟中準備給阿公阿媽誦念經文的紙條上,除了神像、經文之外,還印有眾多小圈圈的排列;

是讓老信徒們每念完一回,就在其中點上一個紅點。虔誠堅定的信念讓我從心理直接感動了它的「念力」。

口紅的加入當然是慣性地打亂既有制式的邏輯,產生似是而非、即是即非、又是又非的調性。

 

 

 


「大碑咒」 162 x 390 x 90 cm 油彩,增厚劑,畫布,木棒 1996

解說:本件作品是作者創作歷程中「諷諭」階段 ( 1993 - 1998 )「文物」系列的創作。

   構想從「228事件」的感懷中而來;歷史愴傷的撫慰,必須經由宗教情懷的提升,才能獲致紓解。

 作品結構有如祭壇,風起雲湧圖像的石器碑體象徵著歷史苦難大眾的靈位。碑與悲,同音亦有相關意義。

 

 


畫歷 典藏 新作發表 藝評 碩士論文
  影像 舊網頁 臉書 盧怡仲網 在藝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