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論文專欄
浪漫的悲情 – 台灣具象繪畫的社會意涵 文 / 盧天炎 2005

( 本篇文稿原為200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「台灣具像繪畫展」畫冊而寫,因故未能發行;而文中敘述重心皆是作者具像繪畫創作之理念, 故收錄於下。)

前言

70 年代侯孝賢執導的「悲情城市」電影中,清楚點明了台灣社會宿命的精神根源,同時也標示了台灣人文底蘊中長久持續發酵的情感特質

。一個地域的道統與傳承的價值,在社會變動中快速且輕易地消失殆盡;僅僅留存著人性的反撲和氣質惆悵地迴盪,這是侯導鎖 定「悲

情」主題的本質 。

時空背景


台灣,這個地域在華夏歷史中向來妾身不明,原本只是一個島嶼, 1624 年成為荷蘭的屬地, 1683 年成為中國清朝的領土, 1895 年因勢宣

佈成立 「台灣民主國」, 5 個月後台灣民主國被日本攻垮成為殖民地, 1945 年日本宣佈投降重又回到了中華民國的領土 (註 1) 。

台灣在第一次荒誕建國的挫折後,並無多大自許的信心與理想去擁有國體尊嚴,而 1950 和 1960 年代中華民國現代化的建設,帶來台灣有

史以來 經濟上最高的榮景,所以 1970 年代台灣雖然歷經中美、中日斷交,以及退出聯合國的噩運,但經濟發展上的成就還是出現了「亞

洲四小龍」的封號,更在 1987 年政治解嚴之後真正成為亞洲民主現代化的國家;從此台灣人才自信滿滿地思索定位與意義。

但台灣當下的情勢尚未脫離國際交通樞紐、防禦屏障與利益攻防的衝突點,台灣還是在中國、美國和日本這三大國際霸權的傾軋之下,被

邊緣化 、被物質化,持續被鎖定服膺於霸權的利益而茍延殘喘;歷經多年社會事件的出現 (註 2) ,筆者深信六十年來台灣黨、政、軍

,政府、民間各重要職位人士早已被霸權國收買或滲透,其中目的就是維持所謂的現狀 – 亂,台灣唯有亂、不團結,霸權國之間才能相

互牽制、也才能讓他們渾 水摸魚。因此之故台灣人文一直處於價值變換、隨勢就導,如同浮萍似的飄蕩而無法落實深根,當然隨著中原

文化式微及續之無繼的無奈,台灣 文化亦只有在悲情、激動、搖擺、寄生狀態中自我虛擬與掩飾。

四個時期中具象繪畫的社會意涵與實質功能

1. 日據殖民期

1895 年台灣割讓給日本,開始長達五十年的被殖民統治。台灣地區不論在政治、經濟以及文化藝術上也同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動。因

著結構性改變,政治與經濟的接續已經絕然脫離中國的關聯,轉向膺命殖民政府控制,進行殖民國的利益政策;而文化在整體殖民政策

運作中,就成了 肩負懷柔、緩和對抗情緒,進而認同、肯定殖民文化,以及產生長遠臣服殖民價值體系等最有效的工具。

在當時的社會裡,「畫家」是殖民政策中鮮少開放且被鼓勵,或者說是特別鎖定成為策略利用的行業。而台灣民眾亦在保有自我存在符號

象徵和 存續的需要,以及光宗耀祖的現實考量中積極地投入。我們從台灣第一代的東洋及西洋畫家的成功故事裡,處處都可找到這些觸

引的誘因。

具象語言在此時是處於基礎訓練、植入美感、融合鄉情與標示成就的顯學樣貌;所以述求自然重現的寫生與傳統情致的即物當屬畫家們熟

見的手 法了。

2. 社會戒嚴期

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退據台灣,為求最後堡壘或反攻基地的穩固,實施社會戒嚴;也就是常見於政治批判論述中的「白色恐怖期」。幸運

的是,由文學掀起的現代化運動,並未受到全面性的壓制,以致逐次蔓延到各個藝術的領域,也因此奠基了台灣現代人文內涵的基礎。

上文提到的 70 和 80 年代台灣經濟面的奇蹟,在實質的源頭追索時,我們必須承認是肇始於此時的現代化浪潮。

具象繪畫在現代化風行之時,曾經落寞於抽象語言的表現。但是自從 1970 年代台灣被迫從國際退回邊緣,以及因著自身經濟成長觸發的

社會財富地急速膨脹,在社會彌補氛圍中「本土化浪潮」登場,具象語言慰藉著初次登峰的企業家們。此時變形的表現主義,簡化的現代

造形與鄉土、照相寫實的浪漫情愫,瀰漫在商機滾滾的畫廊中,具象形式成就了藝術榮景的觸媒劑。

3. 解嚴亢奮期

1987 年的解嚴印證了台灣接受國際「後現代」思潮的脈動。 1980 年代的台灣是個狂飆的時代,一切都在騷動與奔馳,台灣的生命力從所

未有的澎湃,各種抗爭不斷、各樣激情洶湧。在國際上更是如此,「世紀影像」一幕接著一幕出現,美蘇兩國外長聯袂出席白宮記者會

– 同聲譴責伊拉克( 象徵了冷戰結束 ) ,蘇俄解體 ( 威權結束 ) ,柏林圍牆倒塌 ( 意識型態瓦解 ) ,中國大陸 64 天安門事件中擋在坦克車前

的男子 ( 霸權危機 ) ……等等,震撼了世人也宣告了新時代的來臨 。

身分認同、定位與意識型態地奮起,造就了具象語言狂熱的溫床。具象畫家們挾著國際「新表現」的大纛橫掃畫界,大辣辣地進行「由歷

史中再閱讀、由美術史中再閱讀、表徵大眾文化價值」 (註3) 的台灣第二波「本土化浪潮」。歷史主體意識的強化與國際後現代新表現繪

畫的共震,是此時台灣具象畫家的主要述求。

4. 後中華民國期

「中華民國」是一個烙印,不論你是台獨、統一,或者甚麼都不是的台灣人,它將永遠深植在你的思維、背景和宿命。中華民國在台的六

十年,是引發台灣現代化的關鍵,亦是觸動台灣混沌、曖昧、游離、矛盾、衝突的符碼。

在弔詭與價值混亂的社會情境中,台灣島內的「集體記憶」 (註4) 常隨著族群、階層利益的消長而造成某些聚落的「結構性失憶」 (註5),

這是台灣的陰霾,也是政客操弄、擴張版圖的捷徑;歷史的教訓與回應早已顯現 - 台灣人的記憶、尊嚴、價值體系再不堅守及奮鬥,勢將

銷弭殆盡;如繼此以往則這塊土地上不論族群、不管黨派都將在國際霸權爭奪戰略中,或者是自我輪迴的失憶中逐次地消失而永難復回。

具象語言進入了複數跳躍和新古典的冷駿。荒誕、嘲弄、諷喻的逼視,迎合著國際藝壇策展的策略。台灣都會的荒謬劇找到了應合的修辭

,也重振了浪漫氣息的人文特質。在針對「未來無確定論」的現實無奈中,具象語言的陳述就自然圍繞著台灣社會的精神根源和人文的情

感特質 – 浪漫的悲情,而持續地發酵。


結語


具象繪畫的語言重心,本就落實在「說明」的內涵上。尤其是在藝術發展的邊緣地域,或者是在政治上第三國際的社會,更甚者是在經濟

未開發或開發中的國家中,具象語言的人文歸屬,實為視覺藝術在民眾精神圖騰中的基礎,它是填補或是慰藉苦悶心靈的藥方與安魂曲。

在一昧地順應西方國際現代或前衛標準,而漠視自我條件與本質狀態藝術觀點的同時,還想掌握及彰顯所謂的「台灣特質」,實屬緣木求

魚。台灣在推動文化建設的歷程中,主管業務官員、美術館館員以及相關的有力人士,都應深深釐清 – 具備深度的特質是存在的必然,

咀嚼、沉澱後的深刻永遠優質於時髦地反應,強化深度的自信才是真正獲得國際認同的關鍵。

時序已然進入「後中華民國期」,台灣藝壇汲汲奔向中國大陸,為商、為創作、為史觀,莫不以中國未來美術史中台灣的定位為依歸。台

灣辛苦累積的現代化過程與成果,輕鬆地被時下國際當紅中國前衛藝術家們的成績擊潰,這除了印證確切掌握「特質」與「條件」在精準

策略運作中的成功案例之外,更應值得那些正在簇擁著全面回歸的聰明志士,但無特質與條件概念內涵的警醒。

悲情可玩味,亦可昇華。當它是抹殺不去的宿命時,「特質」的自信將是一條追索地必經路途。我們擁有最複數的價值取向,也具備了最

放縱地浪漫思維。

「且讓我自己飛翔於我的作品之上,讓生命力無限奔放,把真摯悲壯的情感昇華激越成為浪漫!」 (註6)。


後記三則


•具象一辭相對於繪畫形式類別中的寫實與抽象,如以自然界為媒介的分類時,寫實和具象歸類為具象統稱。

•藝術家黃海雲著「從浪漫到新浪漫」一書中提到 - 「在藝術裡,浪漫主義代表一種不變的事物或常數,一種態度、精神、及浪漫的心理

傾向( Romantic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 ),它反對一致論( Conformism ),偏向自發性與突發激發的印象,崇尚動盪、暴亂的色彩,甚於完美的

形式與線條,具有狂熱欲望去超越極限,渴望自由奔放感情的發抒而漠視細節成規。」。謹錄此段論述為讀者參考。

•大陸文化型態自以磅渤氣勢與嚴謹制學為要,而海島文化型態則當以跳躍、激盪、自由、奔放地浪漫為依歸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註 1 . 楊碧川 著(1990)。《簡明台灣史》,版2。高雄市:第一。 p.5 p.41 p.191 p.386

註2. 諸如空軍飛官投共、中科院院士洩漏機密、台獨金主曝光等事件皆只是冰山一角,但已經足夠證明之。

註 3. 藝術家雜誌 1985 年 7 月,盧怡仲 楊茂林文「時代思潮 – 思潮中的時代」 p.196

註 4. 王明珂 著 (1997)。《華夏邊緣 -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》。台北市:允晨。 P.45

註 5. 同上

註 6. 改寫於姚一葦 著 (1969)。《藝術的奧秘》,版2。台北市:臺灣開明。 p.214

 

畫歷 典藏 新作發表 藝評 碩士論文
西洋美術史摘記 影像 舊網頁 臉書 盧怡仲網 在藝網